谈自由。何为自由?是否今天去北京,明天逛南京。今天挤火车,明天坐飞机。想吃啥吃啥,想玩什么玩什么……
对,这就是自由,最基础的自由。这样的自由,目前人人都享有,没什么文章可做。说这话似乎忘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必须是遵纪守法的良民。那些触动国家法律的犯法分子不在其谈。
难道如今的人们真的都自由了吗?这好象是废话,前面已经说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何来不自由之说?此自由非彼自由,乃精力自由也。众所周知,当前这个社会的竞争压力宏大,有了竞争压力便有了生存压力,同时还面临一些其他的社会因素。导致一些人的思想仿佛被一座大山镇压一般,久久不能释怀。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现实残暴吧!
前些日,应单位一个哥们邀请,去他家做客。原因是,他买了新房,请一帮同事吃饭无非是想夸耀一下。说实话他那房子虽不处于内行们所说的“好市口”,值个几十万是没什么问题的。这家伙有这么多钱?他那点收入我还不懂得?这不是问题,谁都知道现在有个“方法”,只需负点“菲薄”的首款就能先拿到房。先住着,再慢慢还剩下的款嘛!
是的。这就是新时代的一个奇特的词汇——“按揭”。据说“按揭”是从“东瀛”“移植”而来。具体是不是从日本而来,那仅是次要的。
著名笑星周立波同志曾在他的脍炙人口的节目“一周立波秀”里谈过这个“按揭”。他说,“按揭”就是把人“按”着再慢慢的“揭”。那夸张的动作配以虚张的神色,逗得台下乃至电视前的观众捧腹大笑……
笑声殒落,扪心自想。周先生的话很有道理,不是一般的大理。且能用活泼的表演伎俩阐明这个观点,着实让人崇佩。根据他的观点,“按揭”大概是这样的:当你买房或是买车付了首款时,那就等于被一个“圈”给“套”住了,已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给“按”住了。当你每月从收入里拿出大部分钱来还贷,那就等着被慢慢的“揭”。这个“揭”也许会是五年,十年,或是二十年……
有人算过一笔“烂帐”。一次性付完款比那慢慢的“揭”划算的多,能省下不少钱。当然是这样。那些“资本家”们可不傻,让你付点“九牛一毛”的首款,再慢慢的被“揭”。还能让你占便宜?没门!想都别想。
当然。对于宽大小百姓而言,每月拿着固定的收入。想买一间宽阔的大房,想买一辆豪华的“小四轮”。那几乎很难,说是“难于上青天”一点不为过。于是,那个可畏的“按揭”成了他们唯一实现“幻想”的寄托。看着心仪的大房,钟爱的“小四轮”。索性付点钱先“按”着吧!等着慢慢被“揭”时,有人会懊悔:这是一个“无敌洞”啊!因为长期面对一堆债务的确会让人产生这个念头。
再者,“按揭”还能“转变”人的性格,这点真的很神奇啊!神奇的让人惊叹。底本你是一个很“洒脱”的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一直独断独行,十分有个性。领导的不正确唆使,可以跟他吹胡子,瞪眼睛,甚至嫌罗嗦还能拳脚“召唤”。而你被“按”后,断绝这想法吧!领导的唆使,那就是古代君王的圣旨啊!你不履行,就炒你。失去工作的成果是很严重的,那就意味着每月应交的那些“保护费”没有着落。所以你不能丢掉工作,领导骂你还得陪着笑容,渐而你不再是以前那个“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洒脱之人了。只会点头哈腰的接收命运的一切。
曾经,你隔三五日的与同事,亲友们来次小聚会之类的娱乐项目。被“按”后,整天注意的是自己的腰包。即便有人请客,也不敢随便应允,总会找个象样的理由推辞。因为什么?中国古人的作风,投桃报李!今天人家请客,明天就该是你了。可看着始终鼓不起来的腰包,还是算了吧!想着别人可能在此时此刻大娱大乐,自己却只能回想从前。渐而,底本的朋友们与你疏远了距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