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终于颁布了,目不转睛,手忙脚乱地敲打着考号,终于输进去了,激动的时刻终于到了,接着的一串串数字罗列到屏幕上,刹那,或欢欣跳耀,或唉声叹气,欢欣跳耀者,张罗着去大餐庆祝,哀声叹气者,茶饭不思,一个劲的大口大口地吸着烟,在烟雾中发呆,人仿佛麻痹了,明智的,尽快调剂心态,免得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表情,失去理智的,或抱怨,或训斥,或流泪……
日子还要持续,施展正常的,忙着翻着高考指南,浏览着,圈点着,反重复复,白白的书页,变得皱褶了;施展不正常的,也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不分早晚,不分地点,只要点空隙,就身不由己的翻动起来,成了习惯性的动作。
报志愿的日子到了,长途,短途的客车里,都是高考的话题,高考的气味。没有考生的乘客,也心甘甘心的参加进来,分析着形势,讲述着曾经的经验,滔滔不绝,仿佛是自己的孩子在高考。大家互相倾诉着,倾听着,全然不顾车里已经混浊的空气,无心去看窗外美丽的风景。
没有去报志愿的,在家里,暗自流泪,本来情感很好的,看着别人去报志愿而与自己的孩子无缘,还要持续等着,就立刻焦灼起来。虽然也也知道考什么成绩走什么学校,很简略的,但还是把持不住,各种情感混杂在一起,随时有爆发的可能,家人们,想着各种措施,疏通着,缓解着,淡化着,避免着火山爆发的呈现。
这只是高考家长们的一个缩影,高考其实烤的是家长,一场高考,一部分家长被烤得遍体鳞伤,心力疲惫。
到什么时候,高考会让家长们都怡然呢?我们等待着那一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