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迎评在即,现场会盘点创建成果
创业带动社会就业12.42万人
迎评工作现场会议参观团在济宁市高新区创业中心参观。
“全市相继组建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101个,创办创业示范企业153家,带动社会就业12.42万人,为缓解城乡就业压力、稳定全市就业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17日上午,济宁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迎评工作现场会上,济宁市常务副市长崔洪刚通报了创城工作取得的成果。
据了解,从去年初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创业型试点城市以来,济宁市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丁颖局长告诉记者,就业部门从创业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创新培训模式,扩大培训范围,全面开展创业培训和实训活动,形成了系统、长效、规范、实用的创业培训机制,有效提升了创业人员的创业能力。例如,市妇联联合市科技局实施了“巾帼星火创业培训计划”,开展了符合女性特色的月嫂、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等专业的创业培训,举办了企业管理、金融信贷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团市委联合市农业局实施了农村青年春季培训行动,历时3个月共培训6000名农村青年,使一些学员成功走向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截至目前,济宁市已经实现新增创业劳动者4.16万人,带动就业12.42万人;重点扶持和培植大型创业企业及企业集团14个;建立创业就业培训基地90个;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101个;创办创业示范企业153个;征集创业项目1961个;选拔“创业人才”和“创业小老板”1010人;组织创业培训2万多人,创业培训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
探营两大创业中心
17日,记者跟随济宁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迎评工作现场会议参观团,先后走进济宁市创业指导中心与济宁市高新区创业中心,了解他们在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方面的诸多尝试及取得的成绩。
市创业指导中心:培植13个大型企业
走进济宁市创业指导中心,记者看到,八大功能区布局合理,进入大门便可以看到创业综合服务区,主要负责宣传和解答济宁市促进创业的各项政策(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等);协调相关部门宣传讲解人事、工商、税收、财政、金融和土地等政策;解答创业人员反映的疑难问题。
咨询者如果是想获得创业、就业方面的指导,可以直接走进创业指导区,相关专家将帮助创业者分析创业形式和环境,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基本知识指导,并及时全面介绍创业带动就业和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的有关内容和信息;咨询者如果想得到创业方面的培训,可以来到创业培训区,该区域开展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和创业实训活动,提升创业者的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
同时,创业指导中心还设有创业展示区、创业招聘区、创业专家指导区、创业素质测评室和创业书屋等功能区。
据济宁市创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济宁市已经重点扶持和培植了13个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在各层次培养选拔了900余名“创业人才”和“创业小老板”。“1人创业将直接带动3-5人就业,并为更多的市民提供就业机会。通过济宁市创业指导中心的努力,创业工作已带动2万余名劳动者就业。”
高新区创业中心:孵化30多个科技项目
来到济宁市高新区创业中心,记者发现,这里较济宁市创业指导中心别有一番景象。一楼大厅内展示的大都是目前济宁市高新区的高科技产品,二楼是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企业。
走进二楼的一家软件企业,职工们全部在电脑前忙碌,虽然职工不多、占地面积不大,但这家企业通过在创业中心一年多的孵化,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济宁市高新区创业中心精心扶持创新创业发展,成功孵化出了不少像英特力、辰欣药业这样的行业‘小巨人’。”创业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创业中心的帮助和扶持,已经有众多的科技企业得到快速成长,并成为高新区的明星企业。
据了解,济宁高新区创业中心是集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培育、人才培训、园区建设于一体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济宁高新区最重要的创业创新载体。该中心先后成功引进了国内十大网游平台之一的梦想动漫以及金瑞软件、金裕机械、德邦液压机械、生源节能动力设备等30多个科技项目入孵。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为帮助企业减少创业投资、降低创业成本、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省级软件和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的引领扶持作用,济宁高新区管委会一期投资300多万元在济宁高新区创业中心建设了软件和服务外包公共技术平台。目前,济宁高新区创业中心有30多家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均可免费共用这一平台。真正为科技企业在政策优惠、资金扶持、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孵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