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总结邵氏影业辉煌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邵逸夫身上,因为他就是邵氏电影品质的把关人。从基层做起的邵逸夫深谙电影制作的每个环节,运营戏院的经验让他比所有人都了解观众。他每天看的电影最高时达到9部,不仅是邵氏出品的,其他公司的电影他也要看,“好的就学人家好在哪里,坏的也要知道坏在哪里”。坊间传言,他大儿子遭绑架之时,他正在审片,电话打进来,他问手下人,“受伤没有,能用钱解决么?” 得到答复之后,就继续回去看片了。
审片中,如果出现让他不满意的邵氏出品,他先问能不能补拍来救,如果补拍之后依然无法补救,就亲自动手,烧掉胶片,维护邵氏出品的品质,“邵氏早期,烧掉好多部。如果观众看到劣片,一定不开心,多了就对你失去信心,所以不如烧掉。”
总结陈词:
短短几千字,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这些文字的评说,在一个历经两个世纪,又时刻站在时代潮头的风云人物面前,都是苍白的。然而,实在真的要感谢世间曾有这位邵逸夫,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闪亮的人、经典的影片,也带给我们香港娱乐圈最好的时代。但今日之后,世间已无邵逸夫,像他那般曾经一手掌控大华语圈民众娱乐生活的盛况着实难以再现,你我就不如翻出TVB的经典剧集,煮碗面给自己吃以做缅怀之情吧。
腾讯娱乐独家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