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2010年7月2日-5日,在海南博鳌索菲特大酒店隆重揭幕,会议主题为——地产考验中国:以制度创新求解效率与公平。聂梅生、任志强、刘晓光、陈淮等政策制定参与者、业界大腕与经济学家将组成最强演讲阵容联袂出席,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中国地产行业的现状和未来,为迷雾中的中国房地产业号脉、开方。
主题演讲:金岩石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上海交大海外学院金融所所长
出色专题: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 10 届年会
每一次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参加会议的,这次收获特别大,发明本来困惑的现在更困惑了,因为解读政策的多数人是想买便宜房的官员,而解读消息的多数人是买不起房屋的记者。我们作为旁观者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实际上我们解读的就是货币现象。老任上午就将这个标题留给我了,让我来讲明白,我先给大家看一个简略的概念,将全球货币懂得为一张饼,2009年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全球五大货币占全球GDP70%以上,广义货币总量增加了8.38%,其中涨得最快的是中国,涨了27.59%,美国只上涨了3.49%,因此在2009年7月,中国广义货币总量超出美国成为世界单一国家货币第一大国,不仅如此,在2009年底的时候,单一货币欧元21个国家仍然排名第一。
五大货币在2010年3月中国的比重明显上升,到4月底,因为欧元贬值国民币持续升值,2010年4月份重要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世界货币第一大国,去年超出美国,今年超出欧洲,我们称之为货币第一大国,并不意味着中国真正强盛,我们将五大货币区换个角度来看生产。中国超出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跟美国相比,我们是用接近10万亿美元的货币生产着超过5万亿美元的GDP,而美国用8.3万亿美元生产着14万亿美元的GDP。
将这张饼再翻到另外一面,大家会看到花费的,五大货币区中国的地位降落到第四,13亿多人的国家,接近10万亿美元的货币,花费了这张饼的不到10%,相对于美国3亿多人,不到美国的20%,不到日本的50%,因此中国事一个货币大国,未来的方向也很清楚,就是从货币大国走向花费大国。
城市化只是从货币大国走向花费大国的路径而已。中国用货币驱动经济必定带来的成果是,货币在完善实名制后去哪里,货币如水,覆水难收,一旦用货币驱动经济增加,必定有三个选择出口。
让货币流出去,就是回收货币,当我们提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等于是告诉我们,不在管货币,只管预期,也就是发出来的货币,不再回收了。货币不会受就只有两个去处,或者是进入水桶,也就是花费等一揽子商品,进入水桶的货币就会演变为通货膨胀,或者是进入水池,也就是资产泡沫,任志强讲了很多资产泡沫形成的原因,对于我来说就是货币的一物两面,非此即彼,只能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如何选择,道理看起来很简略,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如果让货币流向水桶,穷人活不下去,货币流向水池,富人可能自杀,就是今天所谈的金融风险,现在我们的选择非常简略,是让穷人活不下去,还是让富人自杀。富人活不下去选择自杀,穷人活不下去会杀人的,因此我们选择在泡沫中生存,这就是房地产承担的使命。简略的讲国家发票票,房地产吹泡泡,这就是现代经济学给我们的前途,但是我们为此必定要付出代价,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从现在走向花费大国,我们的安静是什么,为什么必需要这样走,如果将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加模式简略的看作是世界工厂,世界工厂并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因为是跨国公司给我们的,从八十年代搞改革开放,从来未提出过要将中国建成世界工厂,我们一直都知道,中国并不具备建立世界工厂的条件,为什么被选择成为世界工厂,这是一个套,我们来看看世界工厂的利润瓶颈,三届世界杯中国制作的毛利润是多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