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中,谁也管不住价格,再强盛的政府,也驾驭不了市场。股价管住了吗?煤价管住了吗?菜价管住了吗?药价管住了吗?房价管住了吗?连政府垄断的成品油市场,价格也时常不听话。古往今来,管住价格只有一个措施——全面的和彻底的打算经济,如同改革开放前,如同眼下的北朝鲜。
市场经济中,政府管价格,费力不谄谀,因为价格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利益。君不见汽油价格高了,花费者骂娘;低了,油公司抱怨。提了煤价,电厂抗议;降了,煤矿不干。
价格若在市场上自然形成,双方随行就市,合同一签,无悔无怨。市场机制虽不完善,大家都能接收,利益分配由客观力量决定,公平又公平。政府一介入,博弈的性质就转变,买家、卖家都会投入资源,公关、游说、贿赂,争取政府站在自己一边。价格的决定因此带上主观任意性,哪里还有公平可言?政府夹在中间,其实也很为难,好比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
为什么不该管、管不住、又不谄谀,政府还在执着地管呢?自己的利益使然。土地财政既是政绩的保障,也是腋下的私囊。不信你去数数落马官员,光媒体报出来的,国土局、计划局的就有多少?纵有落马的风险,还是保持要管,管点事儿就有人求着,既然你来求我,就得好好表现。
一滴水析出七色光,一个楼价折射出利益的众生相,怎一个“乱”字了得,怎一个“管”字能解。
别再做花拳绣腿的表面文章了,有工夫想点正经事儿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