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有1000多张失踪儿童照片和信息的巨型条幅在泉城广场展示,震撼着每个路经此地的市民的心灵。 记者崔健 摄
10月21日上午,济南泉城广场上出现了一个由1000多张失踪孩子照片组成的巨大条幅。条幅前,王子涵的妈妈、王晨曦的爸爸和冯云的爸爸目光呆滞地站在寒风中,散发着寻亲材料:“孩子,你到底在哪里?”
子宫切除的妈妈,寻子途中几成精神病人
姓名:王子涵,女籍贯:山东邹平好生镇旺村出生:2002年6月21日失踪:2009年8月26日
王子涵的妈妈房女士告诉记者,女儿失踪后,她差点疯了,“治疗精神病的药吃了4个月,现在我的记忆力也不行了,当天的事如果不记下来,不一会儿就会忘了”。但女儿的音容笑貌她永远忘不了,“我女儿右腮笑的时候有一个酒窝,头顶有一个疤。她性格外向,生人面前不拘束”。
为了寻找女儿,房女士去过全国很多地方。一些家具店老板很同情她,只要出差就替她散发孩子的材料和照片。她表示,自己的子宫在2007年切除了,“我再也生不了孩子了,就是能生,也不再是王子涵”。
帮人救火之后,小英雄失踪
姓名:王晨曦,男籍贯:河南开封县
八里湾镇桐庄村出生:1997年失踪:2007年6月11日
王先生说,他的儿子失踪时才10岁,上五年级,学习成绩非常好。
那天傍晚,邻居家的麦地着了火。王晨曦冲在最前面,将火扑灭。之后,王晨曦失踪了,“有人看见他被一辆轿车带走”。说起儿子,王先生有说不完的骄傲。“儿子摩托车、机动三轮车和拖拉机都会开。他9岁时,我在外打工,麦子晒在路边,他独自一人去守夜,说自己是家里的男子汉,要撑起这个家。”
为了找到儿子,王先生甚至相信算命先生的话。算命先生说他的儿子在襄樊,他前后一共去了3次。
跋涉两个月,他为90个家庭找孩子
姓名:冯云,女籍贯:山西省太原市出生:1999年11月2日失踪:2008年3月20日
“寻找了两年多,每次都是失望,这次我是8月14日出的门。这两个月来我开着这辆货车,全国各地跑。”冯先生已经把寻找孩子当成了一种“职业”。
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冯先生认识了几百个不幸的家长。“他们都丢失了孩子,要求我把他们的孩子的资料和照片贴在我的车上。我怎么忍心拒绝?你看,这车都被照片贴满了。”他说,车上共贴了50多个孩子的照片,而他一共携带了90个孩子的照片和材料在身上,每到一个地方就向人散发。冯先生表示,随后他将开车到淄博、东营、滨州、德州等地寻找孩子。“我和房女士及王先生都是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认识的,搭个伴儿。”
为了找孩子,他们3个家庭都已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每个家庭都欠了很多债。他们告诉记者,孩子失踪时都比较大了,都记得家庭地址,也记得父母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如果他们被人收养,他们肯定能找到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怀疑他们被人控制住了,很可能当了乞丐……”
志愿者:一些流浪乞讨儿童可能是被拐孩子
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泉城义工和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在帮忙散发材料和照片。
志愿者周泮告诉记者,宝贝回家寻子网一共有3000多个失踪孩子的信息,目前已找到157个孩子。
周泮说,“如果怀抱婴幼儿的女子对孩子的哭闹不管不顾,长时间不喂奶也不喂水;男人怀抱小孩,没有女性陪伴,且表情紧张;多名女性每人怀抱一个婴儿,另有随行者看管行李;儿童一直哭闹,吵着找爸妈,而随行大人神情紧张,表情极不耐烦,极力制止;如果有人怀抱着长时间昏睡的儿童在路边乞讨;如果有人将儿童放置在冰冷的地面或阳光下,或对儿童的健康不管不顾;如果有人用捆绑的方式禁锢乞讨小孩的手脚;如果儿童身上有明显伤痕,流脓出血,没有采取任何包扎措施;如果一个大人带着多名残疾儿童乞讨……那么这些孩子就很可能是被拐走的孩子。”
周泮提醒市民,很多失踪儿童被人打残,然后被人控制,成为流浪乞讨人员,“可以给他们一些吃的并报警,但千万不要给钱,那样只会害了他们”。
市民反应:应加大打击“买方市场”的力度
看着寻子现场那1000多张照片,很多家长不由自主地拉紧了孩子的手。
一市民说:“应加大打击‘买方市场’的力度,调查流浪乞讨儿童的身份,这样才能彻底打击‘卖方市场’。”
另一市民向志愿者请教该如何防止孩子被拐卖。一名志愿者教了大家以下几招:
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不要带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注意防范后面来的摩托车、面包车;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拥抱,不要跟陌生人走;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员复杂拥挤的场所;千万不要让陌生人照看孩子,就算只有几分钟也不行;家长要告诫孩子不要到荒凉偏僻的地方玩耍;聘请保姆时,一定要查清其真实身份并掌握相关资料;一定要亲自按时到幼儿园或学校接送孩子;让孩子熟记家庭住址、电话、父母的名字;在医院里不要把孩子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睡觉时锁好门窗。
快到中午时,3名家长准备开车去下一个城市,继续寻找孩子。虽然找到孩子的希望很渺茫,但他们说:“我们不会放弃,因为孩子一定在某个地方等着我们!不找,我们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更对不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