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高架跨过铁路线和老运河,连接起主城区和北湖新区。
运河高架桥的“矮塔斜柱”。
5日,济宁运河路高架桥已经通车,这也是济宁市首座城市高架桥。该高架桥全长1125米,运河高架将运河路与北湖中路连为一体,成为了主城区与北湖新区主要连接线。高架桥限重40吨,机动车限速60公里/小时。
5日上午,记者在运河路高架桥看到,桥梁南北两侧之前设置的几道石板障碍已全部被清除,不少车辆从高架桥最北端与车站西路、运河路的交叉口驶上高架桥,前往北湖新区。“本来想走荷花路或滨河大道,但从运河路上看到高架桥下没有禁行标志了,便开了上来。”在高架桥南部与北湖中路连接处,一位前往鱼台县的司机师傅告诉记者,走高架桥到城区南部非常方便,也不堵车,道路都很宽阔。
“9月2日高架桥通过竣工验收后,指挥部工作人员于3日上午开始移除沿线的交通障碍,实现了高架桥的通车。”济宁市政工程处副书记崔连伟告诉记者,经过3年多的建设,高架桥具备了通车条件,并通过了竣工验收,为了满足市民的出行需要,济宁市决定开通大桥。高架桥设计允许机动车通行,并限重40吨,时速不超过60公里,双向四车道的高架桥未设置慢车道和人行道,不允许电动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
在高架桥建设前,这个区域的道路以两条形成十字交叉的道路(车站西路、津浦南街)为主,整个地区的路网系统性不强,交通组织不尽合理。尤其是铁路的通过,使得整个地区的交通路网被分割,铁路南北交通不畅,严重制约了铁路以南地区的发展。为了弘扬运河文化,促进铁路以南城区发展,济宁市决定建设一座高架桥,跨越铁路和老运河,使天堑变通途。
“运河高架”是济宁市第一座高架桥,也是继太白楼路东西大桥于8月份开通后,今年开通的第三座桥梁。高架桥的通车,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对济宁市“南联”战略发展、促进西南片区与北湖新区一体化进程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