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蒋万萌 张 平 石奇亭
躺在鄄城县人民医院磁共振室诊断床上的任某还没起来,她的图像资料即通过数字影像系统上传到200多公里外的省立医院。通过视频系统,顶尖医学专家仿佛“身临其境”般会诊指导。会诊后,县医院的专家们按照省专家指导意见,制订方案,顺利完成手术。
患者任某,患病多年,双侧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非常痛苦,辗转多个地方就医,不能确诊。磁共振检查,发现其双侧股骨和胫骨多发异常,经远程会诊系统与省立医院专家会诊,确诊为多发性骨髓水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也为病人治疗赢得了时间。
这仅是鄄城县人民医院借力实现振兴的实例之一。它依托的是“卫生强基工程”——省立医院的帮扶。
在家门口享受省专家的医疗服务
如果倒退4年,鄄城县人民医院还是另外一种情形:年业务收入不到6000万元,科室强的不强,弱的更弱。妇科和产科合一,没有一个独立的五官科……在全市8家县级医院中,鄄城是个矮人一头的“小弟弟”。
以院长张卫华为首的院领导班子为改变落后面貌没少费了心,他们以职代会为载体,推行民主化管理,励精图治,大刀阔斧改革人事制度,全员竞争上岗。改革分配机制,推进绩效工资制。全院医护人员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但基层医院人才匮乏的结构性矛盾仅靠自己无法缓解:研究生请不来,引不进,更不用说博士了。全县没有一台核磁共振,贷款也能买,现实问题是,新添置的设备谁来操作?
鄄城县人民医院振兴之路在何方?
2008年,院长张卫华找到省立医院院长刘奇,详述县级基层医院遇到的困惑和不解。刘奇告诉他,从医的目的是什么,是以最小的代价解除病人的痛苦,目前患者只能依靠高新仪器、豪华设备、大专家等信号来选择医院,造成资源上移,带来极大浪费不说,也导致城乡、地区和人群之间高度的不公平。要想百姓以最小的代价获取优质医疗资源,必须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依靠外力,激活内力,实现医院的良性循环发展。
这年,省立医院向鄄城县人民医院赠送数字影像远程会诊系统,价值达50万元之巨。鄄城县人民医院成为全省4个率先开通此系统的基层医院之一。这套远程会诊系统既能对基层医院医护人员业务指导,又免去疑难杂症患者转诊路途颠簸之劳,降低病情反复风险,通过该系统会诊的所有患者,不收任何费用,已为群众减轻经济负担100多万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