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桑园南社区的三位居民,用脚当尺子,绘出了详细的社区地图,连一些小区里的消防通道、化粪池等都作了标注。社区里有些居民楼建得特别乱,连熟悉社区的人有时都难找到,现在,哪污水外溢了、哪不幸产生了火灾,通过这张地图,就能很正确地为消防、污水等部门指路,大大节俭了救灾时间。
小区出了啥状态
没个地图真不方便
一步、两步……昨天上午,江玉明从家里出来,走在南全福大街时,一边走一边低头数着自己的脚步,半年来,每次走在社区的路上,他都会有这种习惯。江玉明是历城区全福街道办桑园南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是在这里居住了30多年的老居民。他和另外两位居民,为了绘制地图,把社区里的路和小区,都来来回回走了几遍。
去年,他们发明,社区缺乏一份详细的地图,有时很不方便。比如,今天夏天以来,已经下了三场不小的雨,一下雨,位于二环东路东边的5幢居民楼院里就会灌满污水。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正下着雨时还真一时找不到原因,更别说有效疏通了。还有时,为了查清一个开放式小区里住了多少户居民,其中又有多少外来人口,都得花挺长时间。
居委会决定画一份详细的社区地图,标注上各条道路、各幢楼的地位和居民户数,同时,也标注上小区里的污水井、化粪池、消防栓等重要公共设施。
三人用脚“量”了半年
社区地图“出炉”了
从今年正月开端,江玉明和赵福生、刘瑜三名社区的老居民,每天早上9时出门,对社区马路长宽及各个路口地位进行测量。由于没有测量仪器,他们只能用脚步当尺子。“从南全福大街西口到东口,大概是1400多步,胶济铁路旁边的整条路大概2000多步……”
他们将走过的处所,一一标注在纸片上,因为当时气象冷,回家后手指都冻僵了。有一次,江玉明的对象忍不住抱怨:“大过年的气象又冷,你们瞎折腾个啥。”三个人都笑着说,“这可不是瞎折腾,这图对咱社区的用处大着呢。”
此外,有些居民也不懂得这种做法。江玉明说,好几次,他标注居民门牌号时,居民问他是不是要拆迁了,三个人还是保持了半年,总算把图画好了。
下一步
他们要做电子版标准地图
如今,这张桑园南社区居委会平面示意图,被放大成两平方米,挂在了居委会里。通过画社区地图,江玉明他们多了一个外号:“社区活地图”。现在,每当有人问他们社区里的哪幢楼或哪条路时,他们都会笑着指着自己的脑袋,说一句“没问题,都在这儿呢。”
不过,昨天,该居委会主任单兵有些遗憾地说:“我们没有专业的工具,地图的比例很不正确,还有,多数的消防栓、管道井等都没标注出来。”他说了,下一步,他们将利用网上的地图,制作一个标准的电子版“社区地图”,同时,还会把小区里所有的管道井、道路等,无一遗漏地都标上,“到时候,这个地图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