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济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向文化强市迈进

时间:2012-05-27 20:06来源:大众日报 www.yunhepan.com

 

  5月21日,山东省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曲阜尼山圣境文化旅游项目在尼山正式开工建设,国家大遗址保护曲阜片区也在曲阜鲁国故城宫殿区遗址隆重举行。这两个文化项目是济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儒家文化开发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标志着济宁文化强市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而在5月16日,济宁市委在曲阜召开常委扩大会议,集中研究全市文化发展重大问题,通过了《关于实施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的意见》。“面对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面对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面对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一定要增强使命意识、担当意识,像重视经济建设那样重视文化建设,像做强经济硬实力那样做强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自信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这次会议上,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表达了加快推动济宁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奋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济宁立足“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孔子文化品牌、运河文化品牌,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9000余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2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3.8%。


  规划引领 政策先行


  济宁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坚持“规划引领政策先行”,既不盲目铺摊子,又科学规避重复建设。按照省委要求,济宁在原有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以整合文化资源、发挥优势为手段,科学规划设计了“一园、两带、四区、十大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集群。其中“一园”是指加快推进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建设;“两带”是指积极发展儒家文化和运河文化两大文化产业带;“四区”是指重点拓展始祖文化、水浒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四大文化产业区;“十大产业”是指着力抓好广播影视业、出版发行业、文艺演出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广告会展业、体育产业、动漫游戏业十大文化产业。2010年,济宁市政府向全国公开征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经过多次设计论证,最终形成全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与此同时,济宁制定了一系列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强有力地保障了规划的科学运转,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坚实基础。2011年12月中共济宁市委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扶持政策,从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不少于1亿元。去年5月19日,济宁召开了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对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先进单位和首届济宁市“乔羽文艺奖”获得者进行了隆重表彰。会议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推出了包含财政投入、投融资、工商、土地等29项优惠政策,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


  科学的规划,优越的政策环境相继吸引了无锡灵山集团、中国国韵文化集团等一大批文化企业纷纷来济考察投资,无锡灵山集团董事长吴国平在尼山圣境项目开工仪式上表示,集团之所以选择在曲阜投资,不只是为了当地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更是看重了济宁优越宽松的人文政策环境,无锡灵山集团将在这方圣地竭尽全力打造文化精品,为济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新的光彩。


  改革创新 多元发展


  改革创新是激发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年来,济宁根据当地实际,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从去年底,济宁就逐渐展开组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的步伐,探索对市杂技团、市豫剧团、市吕剧团3个市直专业剧团和声远舞台、济宁剧院、人民剧院3个剧场进行资源重组,将这6个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改制,加快实行企业化经营与管理,组建成济宁演艺集团。目前,改制的初步方案已经起草完成,筹建中的济宁演艺集团将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组建。成立大型演艺集团只是济宁坚持抓“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


  以理顺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进一步壮大圣城文化传媒集团的实力,同时实施股份制改造,加速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增强文化企业活力。2002年,市人民电影院成功改制为济宁影城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省第一家整体改制并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地市级电影公司,探索出了一条城市影院建设改造的新路子,对全省电影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示范作用,被命名为全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济宁电影公司2009年实现了总资产、总收入双翻番,资产总额达1亿元人民币。


  为使文化改革发展不断拓宽领域,济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条件,实施多元投资兴办文化产业,形成了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参股、合资、合作、独资、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大力吸引外资外商合作开发济宁文化产业项目,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整和重组文化经济利益关系。着力帮助民营文化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指导帮助他们从价值观念、企业制度、发展战略、运营机制等方面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强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目前,全市已涌现出曲阜艺术品一条街、书画古玩一条街、孔子进出口商品基地,市中区太白艺术品市场、黄河礼品行、艺申淘宝城,梁山宋街等一批工艺品购物场所,初步形成了市区、梁山、邹城、嘉祥四个艺术培训基地。济宁市艺术培训中心、济宁春光演艺公司、济宁春江影视制作公司成立并挂牌;济宁孔子礼仪学校、梁山舞蹈学校、鲁星艺术学校、运河艺术学校等民营艺术培训学校异军突起;“东方圣城网”、“”、“济宁信息港”、“美猴动漫”、“豆神动漫”等初具影响的互联网站和动漫游戏研发基地相继建成。目前,全市民营文化企业达3500余家,年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0%以上。


  园区创建 载体联动


  济宁市确立了主攻“文化大项目、大企业、重点园区”三个重点,即突出大项目带动,搞好重点项目的策划包装、推介招商和落地建设,以大项目的突破带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突出大集团引领,从基础条件较好的广电、报业、旅游、影视行业突破,培育和扶持一批文化创新、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带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突出大园区承载,对曲阜文化产业示范区、兖州兴隆文化主题公园等重点园区,突出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明确产业定位,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有针对性地引导文化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园区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为突破园区发展,济宁市出台了《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加大了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创建力度,创建了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008年5月13日,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被文化部正式命名,成为全国仅有的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一。2008年9月,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月,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又被命名为山东省十大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基地,另外济宁还拥有8个省级和59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已形成产业链和集聚效应。


  济宁依托始祖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梁祝文化以及红色文化、佛教文化,充分发挥500余处文物景点优势,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为文化改革发展注入生机活力。目前,全市已形成以曲阜、邹城为中心的孔孟文化、始祖文化旅游区,以济宁城区、汶上为中心的运河和宗教文化旅游区,以微山湖为中心的水上风光旅游区,以水泊梁山为中心的水浒文化旅游区。


  济宁市正在积极实施文化产业大项目带动战略,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战略支撑,重大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金乡县羊山古镇国际军事旅游度假区项目已初具规模,汶上县中都佛苑文化产业园项目正开门迎客,泗水县万紫千红园文化旅游项目已临近竣工,微山南阳古镇项目已修复完毕,梁山县水浒文化主题公园项目正在紧张施工,曲阜尼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兖州兴隆文化主题公园项目东西两区已经开工建设,南旺分水工程大遗址项目规划已经完成……同时,为继续加快文化产业大项目的开发建设步伐,策划了一批文化产业大项目,建立了济宁市年度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库,编制了济宁市文化产业重点招商项目手册,并纳入全市统一招商规划向国内外作重点推介。伴随着一大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陆续建成,济宁这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现出新的风采。

相关阅读
  • 有才你就来!第二批济宁文化英才开始选拔
  • 重点项目攻坚 | 济宁市文化中心三期项目按下复工“快进键”
  • 我们的节日 | 感悟文化魅力 乐享假日休闲
  • 十大攻坚行动解读 | 济宁聚力推动文化“两创” 建设文化强市首善
  • 4月1日起济宁公共文化场所开门迎客 各景区只限开放室外区域
  • 山东出台规划,济宁被列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拓展区
  • 4月1日起济宁市文化馆开放 入馆人数一天400人
  • 全省首家技工院校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基地花落济宁

    • 上一篇:济宁:突破县域经济 实现全面小康
      下一篇:济宁:万人浪漫相亲征婚 男女青年现场“挑花眼”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