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1”确立课改新标杆。曲阜作为济宁曲阜市唯一入选山东省“1751”项目县曲阜市,紧紧抓住省专家团队集中会诊指导的有力机遇,借助项目活动开展、校际学术交流及上级各项配套政策,着力提升三处项目学校课程改革水平。如曲阜一中邀请昌乐二中优秀学科教师“打包”来学校执教示范课,为学校“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践经验。同时,将项目学校作为曲阜市课改实验点,探索实践最新教学理念、教育方法和课改模式,为曲阜市各学校积累课程改革新经验,树立起课程改革的新样板。
“第一校长”专业引领。目前,曲阜市120处学校中已有89处学校聘到了自己心仪的“第一校长”,其中不乏昌乐二中赵丰平、枣庄舜耕中学黄飞、枣庄十五中邓淇等一批响誉教育界的“名校长”。“第一校长”虽然不是学校的行政领导,但会作为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的参谋、教学业务的指导、师资培训的导师,他们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促进本地学校优质高效发展。实践证明,“第一校长”为曲阜教育打开了一扇窗,在他们先进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带动下,一大批校长和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的正轨,学校课程改革也呈现出蓬勃的活力。
建立草根专家团队。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关键是激发内生动力。借助驻曲高校智力优势,与曲阜师范大学进行合作,聘请该校20名骨干教师为曲阜市中小学教育顾问,将曲阜市分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配备5名教育顾问,全面指导帮扶相关学校梳理办学理念,制定发展规划,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该曲阜市充分发挥省曲阜市特级教师、曲阜名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教师的带动作用,开展“名师课堂教学观摹”活动、送课下乡活动,举办名师教学经验讲座、个人成长与发展报告会,组织开展校长论坛、教师论坛、班主任论坛等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另外,经常组织教研员开展“组团入校”教学指导和集中课题研究活动,全力攻关“小组合作学习”课改实验,解决了散兵作战的低效状态,有效推进了课堂教学课改。
“1236”以点带面。教育系统在12个镇街各选取1处初中、2处小学,以打造“高效课堂,快乐校园”为目标,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意图通过几年的努力,培育出一批教育特色鲜明、教育思想先进、课堂教学高效、学生综合素质高的示范引领校。该曲阜市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教学指导等方面对相关学校进行重点扶持,并聘请驻曲学院有关专家、曲阜市级名校长、名教师等组成专家团队定期深入各项目学校进行跟进式指导,助推项目学校走上“明星”发展之路。
激活管理队伍。推进课改必须要有一支冲锋在前、敢打敢拼的尖刀队伍,一年来,曲阜市教体局先后选派26名教育干部赴昌乐二中、乐陵实验小学、济南纬二路小学进行为期一个月或半个月的驻点锻炼,“贴身”学习其管理机制和课改经验,进一步提升了管理队伍专业素质。2012年,从基层一线一次性选拔调整了45名校长、副校长,使学校管理队伍更加趋于合理,更加富于活力。在曲阜市范围内公开推选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打破教育用人论资排辈的怪圈,营造了积极的用人导向。另外,全面推行教研在一线,教体局教研人员全部入校兼课,定期开展教育大讲堂活动,将教学指导与课题研究真正放在了一线。(马玉强王旭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