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申请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对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养殖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产品专业曲阜市场、农业品牌等扶持奖励,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对达到标准的科教兴农示范村(居)、民俗村、农家乐进行奖励。截止目前,曲阜市涌现出尼山有机蔬菜、石门山草莓、防山牛蒡、时庄生姜、王庄苗木花卉、书院大蒜等万亩农产品基地10多处。曲阜市标准化饲养场420个,养殖小区28处,万只禽场180个,百头牛场18个,规模化、标准化畜禽饲养率达75%以上。
二是实施土地流转,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健全了曲阜市、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依法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扶持种养大户、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通过租赁、承包、转包等形式流转土地,扩大经营规模。突出推广“尼山模式”土地流转,工商资本投入农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仅尼山镇就有60多家公司和大户前来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并投资1000万元建成大型农产品批发曲阜市场1处。2013年,加大土地流转步伐,分解土地流转指标,尼山镇、吴村镇、石门山镇等3个观光农业主体功能区,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不少于1万亩,鲁城街道土地实现全部流转、其他镇街各自土地流转面积不少于5000亩。把土地流转情况列入镇、村考核体系,调动镇、村及农户开展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截止目前,曲阜市共流转土地16.7万亩,占总耕地的25%。
三是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曲阜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76家,其中有恒达食品、圣地嘉禾油脂、康丽源面粉、圣利食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济宁曲阜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70家,曲阜市被评为全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曲阜市。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开展“统一作物布局、统一生产质量标准、统一投入品采购和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销售”等“五统一”服务经营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是培育品牌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曲阜市21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部实现制度化、规程化运作。截止目前,共有67个无公害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通过认证,10个有机食品通过了产品认证,“九仙山葡萄”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形成“圣方圆”牌辣椒、西红柿,“圣人家”牌莲藕、生姜、大蒜等24个蔬菜品牌。培育农产品曲阜市场体系,逐步形成结构完整的曲阜市场营销网络,曲阜市共建有大型蔬菜冷库4个,年贮藏能力万吨以上。总投资4亿元、占地384亩的银座物流一期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陈振东 张传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