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村联户行动开展以来,胡集镇高度重视,全面部署,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做到联户又联心、为民富民真惠民,真正使包村联户行动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一是把包村联户行动与重点工作相结合,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该镇党委把包村联户行动的落脚点放在推动当前重点工作落实上,在帮扶过程中,按照“进村找问题,入户帮产业,全程保增收”的要求,积极宣传省市的有关会议精神,推动全镇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结合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把重点工作分解到村,由帮扶单位帮助村组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开展重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结合重点产业发展,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包村联户行动开展以来,镇党委积极落实领导包村责任制,根据各村实际,帮助理清发展思路。
二是把包村联户行动与扶贫济困相结合,变“输血”为“造血”。在行动开展过程中,该镇把扶贫济困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引导群众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模式,着力在发展优势产业上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困难群众选准致富产业、制定发展计划。为困难群众提供技术、信息和项目扶持等方面的服务,让群众的脑筋活起来、变依赖“输血”为自身“造血”,进而激发主动发展、创业致富的积极性
三是把包村联户行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开展党员“四级联动争先锋”活动。科级党员明思路、下基层,在引领发展上争先锋。科级党员紧紧围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主题,突出科级党员负责包抓制,深入基层、认真谋划、引领发展;机关党员下村组、进农户,在服务群众上争先锋。机关党员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进村入户,掌握情况,做好农民科技培训、信息搜集递送、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全程参与农民从种植到管理、从管理到收入的过程;村组党员察民情、解民忧,在和谐稳定上争先锋。村组干部党员要发挥“领头雁”作用,全盘掌握村组详情,妥善化解群众矛盾,带领农民和谐致富。部分被帮扶的困难户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常年积累的矛盾,他们有的对政府有意见、有怨气,有的与邻里、亲戚有纠纷,过去因为这些问题产生的越级上访、治安事件时有发生。通过包村联户行动的深入开展,包挂干部走村入户耐心劝解、引导,让群众的心结打开,使矛盾纠纷减少;农民党员学科技、调结构,在勤劳致富上争先锋。农民党员要发挥带领群众致富的排头兵作用,身先士卒,带头响应“调整结构、促进增收”的号召,用好科技增效益。通过科技致富优化生活环境、提高幸福指数。(刘烨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