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烟台2013年十大投诉热点 通讯器材投诉稳居榜首
昨天,烟台市消费者协会发布2013年度消费维权投诉十大热点,全市各级消协组织2013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970起,处结3875起,处结率达到97.6%,挽回经济损失531万元,接受咨询电话61345人次。投诉内容涉及通讯器材、汽车维修、服装、鞋类、商品房质量、装饰材料等多个领域。现对投诉热点做出分析,提示消费者再遇到此类情况时做出正确处理。
一、通讯器材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成为投诉重灾区
全年共受理通讯器材申诉850件,占投诉总量的21.4%,稳居投诉榜首,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通讯器材投诉量大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通讯设备日渐成为生活必备品,消费量越来越大。如此高的消费量,必然会带来高的申诉量。二是产品推陈出新,更换加快。手机新品推出速度越快,就越暴露出配套售后服务无法及时跟上的问题。手机频频出现问题,返修率不断刷新,部分生产商重生产轻服务,这些必然会引起消费纠纷和申诉。三是各品牌手机质量参差不齐,问题不少。竞争的加剧,导致手机市场鱼龙混杂,各手机生产企业为了生存,为了利益最大化,在追求新款与产量的同时往往牺牲了产品质量。
在很多情况下,“人为损坏”成为了商家的“挡箭牌”。而许多投诉普遍存在检测难点,故障有可能是手机本身的质量问题所致,也有可能是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所致,因此难以分辨责任归属。当消费者将损坏的手机送修时,只能到厂家指定的客服维修点去检修,是人为损坏还是机身故障,由商家定性。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为广大消费者服务的权威检测机构,让消费者有一个公平可信赖的检测机构,避免“检测霸权”的存在。同时也建议消费者掌握鉴别水货手机的基本知识,如通过察看有无贴“进网许可”标志、查询手机IMEI码是否一致、手机说明书是否有中文汉字等来辨别。最后建议消费者购买手机时,一定要让经营者出具发票、三包凭证,并详细记载购买日期、品牌型号、机身号;维修时要求维护人员在三包凭证上写明维修情况,详细记载维修时间、故障内容、维修程度、维修人员姓名,这都是依法维权和退换货的重要凭证。
二、汽车投诉逐年攀升,维修是热点
共受理汽车投诉184件,同比增长22.7%。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车辆质量性能和售后服务两个方面,主要问题有:一是汽车质量问题突出;二是汽车预订纠纷多;三是紧俏车型加价提车;四是强制购买保险;五是搭配购装具;六是翻新车当新车卖;七是售车不同时给付车辆合格证;八是售后服务不到位。汽车类投诉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是汽车销售量成倍增长,其二是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有了显著增强,其三,汽车的质量难以保证,其四,汽车厂商或经销商以汽车没有“三包”规定为借口,对消费者的退换要求拒绝或拖延,带来高投诉率。
汽车类投诉调解难度大,成功率较低。烟台市消协建议:消费者购车时应了解相关的汽车消费知识,谨慎选购;选择具备汽车销售资质和销售许可、信誉度较好的专卖店购车;选择大品牌、技术成熟、售后服务网点多的厂商;认真签订《汽车购销合同》,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自己的合法权利;认真验收,应对验收表中所列的内容逐项进行验收,确定没有问题后再签收;要保存好发票和说明书等相关的材料,以便维权。
三、服装、鞋类纠纷风波不断
共受理此类投诉456件,占投诉总量的11.5%,同比略有下降。服装类商品主要存在缩水、褪色、破损、起球、开线、不提供发票、假冒名牌、经营者不按规定履行三包义务等问题;鞋类商品申诉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开胶、断底、掉皮、假冒名牌、经营者不按规定履行三包义务等方面。部分商家对于在“三包”范围内的问题,采取拖延,甚至置之不理的态度,使矛盾激化,引起投诉。服装及鞋类商品的投诉量较大,一方面是与商场促销优惠活动增多,消费者盲目购买有关,另一方面是商家利欲熏心、重利润轻质量造成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