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济南12345热线填补国家空白 “济南经验”迎发展节点

时间:2014-01-10 11:37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原标题:济南12345迎来关键发展节点

12345

 热线大厅内的受理人员(胡磊 摄)

123456  

12345热线受理量


  济南日报记者 胡磊

  过去的2013年,对济南具有特殊意义:这一年的最后半个月,12345热线开始主导制定全国标准,其工作经验被用来引领全国政府热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论述。2013年9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提出要“认真办好热线电话”.2013年10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明确要求,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热线电话建设和管理。用百年大计的目光审视,站在领头羊位置的济南12345,迎来了发展的关键节点。

  重视民生造就辉煌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历任领导高度重视12345热线工作,特别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热线做出重要批示,王敏书记和杨鲁豫市长多次莅临热线视察指导工作、接听市民来电,并作重要讲话,要求以群众为根本、以实践为标准,扎扎实实地解决群众诉求。

  我市出台九项规定转变工作作风,市监察局修订《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做法,充分体现出市委、市政府重视民生工作、转变机关作风的决心。我市第十次党代会和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对热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去年受理诉求230万件

  2013年,12345热线共受理各类诉求231.3万件,同比增长30.2%.从开通之初的每天1000多个电话,到现在日均6000多个,有时甚至达到2万个,热线越来越成为百姓的“贴心人”.市民刘杰说,“大事小情,先打个12345,都成习惯了。”

  王敏书记在视察热线工作时指出,受理量的持续增长反映出热线确实是很有价值的,成为人民群众离不开的一条重要渠道,党委、政府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重要平台。

  济南经验填补空白

  2013年12月18日,12345热线接国家标准委通知,开始主导制定《政府热线服务规范》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市12345热线的经验将总结为国家标准,用来指导全国政府热线的工作,填补了此项标准的国内空白。

  得知此事后,市民欣向泉给记者发来短信:“这是济南人民的骄傲,这是市委、市政府的政绩,这是热线办及全市各部门辛勤劳作的结果。”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2013年7月12日,市委把12345热线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

  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同时,按照市政府办公厅的统一部署,热线办先后组织各界代表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归纳出16条整改措施,实现关口前移、办理下沉,对各承办单位开放热线资源,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抓好基础队伍建设

  市热线办始终把班子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研究制定了培训大纲,对工作人员实行全员培训。仅2013年,市热线办多名工作人员获得荣誉。热线二处处长赵琳被评为全市十佳优秀公务员,热线一处处长王涛当选市级道德模范,热线二处副调研员潘英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而热线二处被评为省级优秀公务员集体。

  逐步完善办公系统

  2013年,办公系统共升级完善50余次,逐步实现自动分类、自动转办等智能化功能,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开发了热线电子地图查询、系统问题预警等功能,有效提升了热线系统自动化水平和为民服务效率。目前热线微博、微信平台已试运行。

相关阅读
  • 这6个数字,告诉你当前山东经济发展的“形”与“势”!
  • 600万只鸟齐聚东营 “鸟类国际机场”迎客流高峰
  • 龚正:山东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新的春天
  • 山东力促会展业发展 济青要成东北亚高端会展核心区
  • 山东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推动能源消费高效多元发展
  • 济南迎降雪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多个高速收费站封闭
  • 济南小寒节气迎2016年首场降雪 山东局地气温降至-6℃
  • 济南2015十大气候事件:8月迎暴雨 首发雾霾红色预警

  • 上一篇:济南六提案吁“禁放鞭炮” 除夕正月十五除外
    下一篇:济南一批发市场私自规定交数千元保证金 引商户不满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