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顾亚龙:赏析中国书法名作
大众文艺讲堂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作协主办,省图书馆、省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承办的大型系列公益讲座。3月29日,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顾亚龙做客大众文艺讲堂,与大家“赏析中国书法名作”。
■何谓书法--书艺、书法、书道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这个题目是赏析中国书法名作,在此之前,我想跟大家谈一谈何谓书法。
简单说,书法是正确书写汉字的艺术,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生发出来的。书法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以文字为创作对象的艺术,它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重要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符号。仅从汉字来讲,它在当今世界上使用的面是最广的,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字。我国人口众多,使用汉字的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占全国的90%以上,也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我国把书写汉字的艺术叫“书法”,韩国叫“书艺”,日本叫“书道”。
从字面上看,好像我们更重视书写的法度,韩国更看重书写的艺术性,而日本更重视从书法中体悟哲学。其实,中、日、韩等国的书法艺术在追求上并没有大的差别,都是重视技法的练习,尊重经典作品体现出的法度,也都以通过书法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宗旨。书法艺术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必须上升到“道”,即精神层面,才能超过写字匠的阶段。简单说,游“艺”求“法”、游“艺”悟“道”--这是我们理想中的书法艺术。下面我们还要具体讨论到这些内容。
■书法艺术的语言:笔法、字法、章法
书法家要表达自己的感情,需要借助特定的书法艺术语言。书法艺术语言主要有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等要素,前三个方面尤其重要。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书法,我们首先要从技术层面,即笔法、字法、章法这些基本的元素开始。笔法上我们要特别注意它的细节、力度,它的圆和方;字法上我们要把握它的统一、和谐和准确性;章法上我们特别要注重它的自然、逻辑、合理和变化。
我们常说书法艺术是无声的音乐、有情的舞蹈,我们把它和音乐进行比较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容易理解这个问题。音乐有音符、音节、音调,有旋律,这在书法当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古人讲“一点乃一字之规,一字为终篇之准”,我个人体会,它就像音乐当中的定调,通过你写完这第一个字,也就是说这一篇作品当中的一个基本的节奏,通过书写完成这一个字也就基本上确定下来了。写完几个字以后,这种段落,把这个旋律基本的东西就反映出来了。
在这里我想提醒诸位:我们重视书法艺术的形式语言,但不能流于形式主义,把书法艺术简单理解为笔法、字法和章法的相加。实际上,书法艺术必须和人结合起来才韵味无穷。我们在欣赏书法的时候,不仅仅要看到字的表面形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艺术语言形式,去体验作者在书写作品时的状态、感觉、气质,才能把作品和人真正结合起来,这个时候的书法才能更立体、更完整。
■从儒、释、道思想看经典作品
书法艺术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发出来的。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通过文化形态表示出来的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一个总和,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主要的三大内容,也就说三大支柱,就是儒、释、道,它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
今天我选了王羲之、颜真卿、苏轼和黄庭坚作为范例,因为这四个人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文化品格。王羲之更贴近于道家文化,颜真卿更近于儒家,苏东坡是介于儒道两家的,黄庭坚更体现出来一种禅的、佛教文化的意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