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因地制宜 集约配套——兖州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房建设

时间:2010-07-15 16:07来源:济宁日报 www.yunhepan.com

  本报通信员 刘国锋 付中亚 郭旭

   兖州市把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作为兼顾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打算三至五年内将全市一半的村合并建设为50个左右的新型农村社区。2009年以来,累计实行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项目20个,计划合并村62个,建成农房8139户113.7万平方米,在建楼房179栋69.8万平方米,拉动直接投资15亿元,初步走出了一条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助推农村城镇化的门路。

  兼顾计划 因村制宜

   多年来,兖州市高起点编制完善了城乡总体计划、镇域发展计划、村镇系统计划和农村社区建设计划三个层面的计划,对中心城区、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合理布局。对城中村、城边村纳入城市计划布局,履行整体拆迁、整合改革,变村为城市社区,实现城市范围扩大、农村环境改良、二三产业发展“三赢”。近年来,先后改革城中村、城边村近20个,城市建成区面积每年扩大2平方公里。将位于镇驻地周边的村迁村入镇,以小城镇建设加强镇驻地集聚带动作用,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增进小城镇建设发展。大安镇驻地中心社区计划合并村15个,居住人口近2万人,小孟镇将镇驻地周边的8个村计划合并为一个大社区,对大企业驻地或周边的村,通过土地入股、村企共同出资建设新社区,腾出土地用于企业发展。对范围较小、区位相近、散布零碎的村,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建设集中居住区。新兖镇将51个行政村整合为5个万人大社区和4个5000人的中型社区,泗庄、姜高级13个村合并成一个容纳1.6万人的大型社区。对距离城区和镇驻地较远的村,领导村集体对旧村实行拆旧建新、拆平建高,进步居住环境档次。

  政策撬动 资金扶持

   为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顺利推动,该市整合各种资源和要素,充分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保证项目建设用地及时供给的基础上,对挂钩节余腾空土地按请求复垦的,按每亩8万元嘉奖项目所在镇,用于新型农村社区项目计划设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腾出土地复垦等。成立了专项会战指挥部,及时和谐解决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艰苦和问题。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每年列支1亿元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社区内完成建新房拆旧房的农户,按每户2万元标准给予补贴。同时请求所有镇街都要制定配套扶持政策,鼓励经济强村直接补贴到户,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

  严格把关 综合配套

   质量是农村社区建设的百年大计,在建设过程中,切实强化质量监管。按照规定将农村社区工程全部履行公开招标,从基本上为工程质量供给保障。严把建设监管关。出台规范性文件,将工程建设全过程纳入建设主管部门有效监管。该市确立了新型农村社区“五化十通”标准,“五化”,即新村实现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十通”,即路、水、电、气、暖、排污、电话、宽带、公交、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齐全。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都建设了2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服务中心,设置劳动保障、民政事务、打算生育等服务窗口;同时配套布局学校、商场、卫生服务、文化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在新建农村社区都组建了物业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农村社区绿化养护、路面保洁、设施保护和治安巡视,积极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运作模式,大力开展社区绿化和环境美化,大大提升了社区管理程度。

   2010年,兖州市打算实行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项目18个,集中建设楼房200栋8000户100万平方米,在全市10个镇街全面铺开农村社区建设,提档升级、增速扩面,努力实现农村社区和住房建设的新突破。X2

  

相关阅读
  • 山东发通知,学校、社区和公共场所要这样消毒
  • 涉及小学生作息时间、农村学前教育省里答复了!
  • 济宁一村支书入选山东战“疫”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
  • 济宁202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99%以上
  • 推进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今年底实现“应登尽登”
  • 中央推出八条措施 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
  • 市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
  • 从超市到社区免费配送 济宁青年志愿者守护市民“菜篮子”

    • 上一篇:嘉祥大张楼镇村务公开有保障、情势多
      下一篇:普通化装品一进药店变“药妆” 需理性购置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