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经历了几十年风雨沧桑,大院的办公楼外墙上好多地方都出现了裂缝,虽多次加固和翻修,但花费不高。财政上每年都拨款给城建,却从未见过市委大院大改扩建、豪华装修。“多年来,禹城市也几次讨论过重建县委大院的事,但每次都搁置下来。因为,有限的资金被用在了更需要的地方。”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磊说。
“在禹城,最好的楼房是校舍,最美的环境是校园。市领导多次提到,教育兴,则百业兴,要以校舍为重点,加大教育投入。”该市教育局局长李召海介绍。走进禹城一中,教学区、科技实验区、活动区、自然生态教育区、办公区,还有大型购物超市、体育器材管理室,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可容纳3000名师生同时就餐的多功能餐厅以及集图书、实验、天文观测于一身的科技馆,使学校的办学水平领跑于各县市同类学校。
据介绍,从2010年至今,全市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总额高达5亿元,新建校舍近30万平方米,一批标准化、高质量的中小学校相继涌现,87所新建、改扩建的幼儿园已让3万名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重点实施了教育信息化工程,累计投资1125万元,为教师装配办公电脑875台,建立中小学各类多媒体教室306座。
为让更多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政府还投资1.2亿元建设社会福利中心项目,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设;将全市11处敬老院合并建设为5处中心敬老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为五保对象提供更好的供养服务;规划建设2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0处农村互助养老院。“我们在这里过得很幸福,不仅一日三餐无忧,过节还有红包拿。”在市中街道敬老院,74岁的韩金兰老人更是喜笑颜开。
■书记点评 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禹城市委书记 张安民
县委大院美不美,不在于有没有高楼大厦,而在于里面办公的干部,是否执政为公、真心为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把钱花在豪华办公大楼上,不如花在民生上,花在为民服务的场所上。
政府只有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为最大的政绩,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才能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原标题:在繁华街道和鳞次栉比的城市综合体映衬下,禹城市委大院显得尤为质朴、简单——禹城“红楼”,那座不老的风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