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开展“民生审计”。深入走访审计服务对象、村居群众,进单位、入村居,查民情、听民意,通过举行审计座谈会、发放情况调查表等形式,面对面与群众贴心交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征求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群众需求科学安排审计项目,将“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高度关心关注的事项作为审计工作重点,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努力维护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是引导群众参与审计,接受群众监督。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推行“阳光审计”,努力做到“三个公开”,即:审计事项公开,通过张贴审计公示,告知群众审计的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并设立审计问询电话,随时接受群众咨询;审计过程公开,邀请被审计单位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参加审计进点会,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审计结果公开,在形成审计报告后,及时组织召开被审计单位党员、群众代表会,公布审计结果,真正给群众一个明白。
三是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提升审计水平。深入开展“换位思考”活动,进一步教育引导、明确要求全局上下切实转变自身角色,在努力当好“经济卫士”的同时又当好“服务员”,着力开展培训财会人员,规范会计账目和财务核算,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提供财经法律法规咨询等方面服务。同时,在审计工作中,注重在揭露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帮助被审计单位堵塞漏洞、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切实发挥好“审、帮、促”的作用。(王玉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