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承担高营业额的商贩,往往是经销精品水果的,或者有很多固定客户,听说一个精品水果摊拍到了4750万。”卖梨的摊主王丽芳(化名)说,超市、大商场对精品水果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所以上千万的营业额对部分商户来说根本不是事儿,“但是,像我们这种不参加竞标的小商贩,能有个地方卖货就不错了,还怎么提高营业额呢?”
“现在水果越来越难卖,拉一车怎么也得卖一个星期,如果到了冬天,可能一个月也卖不了一车。”王丽芳说,苹果和梨都属于季节性水果,要达到300万的营业额,正常情况下要拉230多车才行。
按王丽芳的说法,一周卖一车的话,一年也就是卖50多车,要完成300万元的营业额,至少要干4年多。
商户质疑 完不成营业额为何要多扣税
□见习记者 朱紫瑛 记者 段婷婷
不少摊贩向记者反映,今年不仅竞拍的“起步价”涨了,多项规则也变得让人难以接受。
到市场做生意没几年的柚子摊主王小(化名)告诉记者,市场规定,从今年8月到明年3月,差不多6个月时间就要完成所有的营业额,而且从今年开始,市场每天都要考核。
“如果说一个摊位的营业额是500万,一年就要交15万的税费,往年都是最后结算,今年却是每天都要结算,平均一天要交800多元的税费。”王小戏称,“为了这事好多摊贩都回家打吊瓶了。”
另外,如果竞拍营业额是500万,但只完成了400万,往年是按400万的3%交税费,今年则是按500万来交。“税是按照营业额来计算的,市场为什么要多扣税呢?”不少摊主对此表示不解。
据管理方介绍,3%的税费包括国税、地税以及设施费用。堤口果品批发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展延怀称,竞标的营业额要在一年内完成,一年内未能完成也要全额交税,这是为了保证公平。
对于今年将竞标方式从喊标改成议标一事,展延怀表示,喊标会有很多商贩为了竞得自己心仪的摊位而盲目喊价,“改成议标的方式,由于彼此不知道所出的价位,许多商贩会量力而行。”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