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听完这个问题,我笑了一下,几乎没有思考就直截了当:“不会!绝不会!”
自从美国的守贞教导传到国内,国内有些大学也办起了守贞的相干教程,例如浙江大学,就搞起了婚前守贞的宣誓卡,号召大学生们,为了你的另一半,为了你婚姻的幸福,为了你以后的家庭美满,请婚前守贞,杜绝性行动!
坦率讲,初次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令我有些啼笑皆非的感到。现在仍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尤其是男生,是很在意自己的女朋友是不是处女,但同时在来往的时候却又盼望与之产生性行动,这种双重标准,本身就是非常抵触的,说句不好听的,你不想要二手货,但难道你就没有想过,在每一个像你这样拥有这种双重标准的男生的各种激烈进攻中,有多少个女孩能坚守自己的堡垒呢?我感到我们现在有些人,之所以会那么在意贞洁,重要是从小接收到的教导有关,这是从小就造成的误区。而在大学开设这个课程,仍然要加深这个印象,这简直是社会的倒退。
从它本身的标题来看,我感到也是有对妇女的轻视意味在里头的。所谓贞洁,所谓贞操,从过去传统历史来讲,都是针对女性的,男性可以三妻六妾,可以很随便,但是对女性,从来都是要禁止的,叫做男女授受不亲也好,叫做从一而终也好,在成亲之前,是必须而且绝对禁欲的,这就把我们本来应当非常综合的全面的性和生理健康的教导给变成了禁欲教导。
欧洲搞文艺复兴,人家搞了八百年,把全部人都解放出来了,中国人是什么,没有搞明白。如果以此所谓的守贞教导当做一个生意来做,那确定是有市场的。为什么说?因为中国还是个铁屋子,大家都还在守贞呢,做这个生意是绝对有市场的,但是换个角度,这是绝对要反潮流,对中华民族是绝对有害的。
这里有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网上的统计数据。比如说这个丹麦实验,1967年它把所有的黄色书刊全部放开,导致的成果是一年半内大家猖狂地抢购,一年半以后就卖不动了,没人买了。1969年,把淫秽的影视也全都开放了,一开端大家也疯看,这不平时都只能偷偷看嘛,对不对。最后也都不看了,过后那个强奸率降落到零。李银河(我最崇拜的一个已故作家的妻子,性学专家)讲的一个数据,中国人均一生的性伴侣才1.3个,还有一个学者调查的成果,是2.7个,法国人是16个,美国人是13个,人均最早进行性行动的年纪,中国事21岁,法国事13岁,美国事16岁。所谓的守贞教导,在我看来,很有禁欲的嫌疑在内。
再从正面的角度来看,你守贞了,从目前来说,你仍旧单身。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到了四十岁,你的缘分还没有来,你还没有男朋友,你还会等吗?可能让女孩们作出守贞决定地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很多女人会担心在失去贞洁之后,下一个男人会不要她了。这就是中国很多传统告诉我们的。所以我认为现在这样的守贞教导,假如教导不当,可能会告诉更多的女孩子,可能就像一种待价而沽一样,现在你保住了自己,那么你在未来是个大处女,哇,这就不得了啦,值钱啦。闷了三十多年这就值钱啦?可笑!而且还会有更多的女性认为,我们下半生必需要用这样的方法去拴住对方,这样的婚姻才不是幸福的!
一个女孩如果下了这么个决定的话,那她可能不会去接触太多的性知识,性技巧,因为这已经没有用了。然后有一天,终于遇到自己的真爱了,结婚了,可以做爱了。但是突然发明有很多的问题,包含性生活不和谐啊等等一系列问题,呈现很多问题,她就会茫然失措,不知道要怎么解决,这个要怎么办?这个义务谁来担负?
这个守贞教导,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弄了一个火坑,小女孩跳进去之后,呈现的恶果又有谁能承担?我个人认为,中国当前的市场太大了,太需要正确的性教导了。在这里说一句,我们中国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面淋漓的鲜血,为什么不敢正视性教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