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美文欣赏 > 文人多“病”(2)

文人多“病”(2)

时间:2010-07-29 17:13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夸耀自夸。王婆夸瓜,卖花女夸花,卖啥吆喝啥。文人爱好文字,以作文著书为乐事,以谈诗论赋为雅好,尤其是以文载其才情,言扬其禀赋,文人相聚都免不了要相互吹捧一番,互相贴完金子后,便要各显神通了,于是,纷纷拿出自己的事迹,夸赞自己的才干,写了多少文字,著了多少书,在哪个级别发过多少文章,现在是啥头衔,最近又有啥文见于啥报刊等等,逮着机会便宣传自己,恨不得自插草标把自己给倾销了,芝麻大的收获也会说成西瓜大的成绩,有的人在行文中旁征博引名人名言名诗名句,或用生辟字和繁文以求证他的博学,认为自己才干横溢,学富五车,应当是天下共鸣世人景仰之人,恃才傲物,倚文欺人,项指颐使,指手画脚,品头论足,俨然大师模样。不夸耀一番,谁知道自己有如此大的能耐?自己也可以趁机陶醉一回,何乐而不为?!
  愤世嫉俗。铁肩担道义,弘扬正气,主持正义,该是文人的职责。可是落魄文人只看到了阳光下的暗影和铁塔上的锈斑,那枝颓废的笔刻画不出鲜亮的色彩,那怕他的文字里有针砭时弊的尖锐,也摆脱不了他心坎的昏暗和偏狭。愤世嫉俗没有什么不好,但只看到黑暗而看不到光明的愤嫉便有失偏颇,左也不对,右也不是,世界都是错的,只有他才是对的,这就是一种狭隘和不健康的思维,而常有怀才不遇之感的文人便有这样的心理。落寞和孤单会开出鲜花,也会长出毒莓,真正文人的寂寞,不会结出愤世嫉俗的苦果。恶意攻讦,肆意诋毁,污言秽语只是不良文人的表演。
  文人相轻。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古有班固小视傅毅,今有韩寒挑衅众名家,相轻之战,古来未息,文人都自视甚高,不轻易服输于人,偶有比较,也总是“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不比诗歌比散文,不比内容比文辞,总会在某个方面能找到比他人强的处所,人无完人,文人在才干,体裁,章法,文辞,韵律等方面均各有长短,所以,争强好胜不服输的文人,总能找到相轻的理由,你的散文写得好,我的杂文写得棒,你的小说很出色,我的诗歌更流韵,你有人击鼓,我有人吹号,你进我不退,互不相让。正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述:“人擅长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理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其实,这种以已之长比人之短的相轻之举,极象阿Q的“精力成功法”,不过是一种另类的“自慰”罢了。
  固执陈腐。文人都是读书人,读书人都有点逝世头脑,离书本越近就离现实越远,人只要钻进书里,有时候就走不出来,所以,有些读书人(文人)便成了“书呆子”。不第秀才孔乙已,满口“之乎者也”,保持强授“回”字的四种写法,穿长衫站着喝酒,挨了打仍坚称“读书之人,窃书不算偷”,沦落到乞讨的地步,还“君子固穷”,临逝世也改不了旧知识分子酸腐的德行,当然,这是旧社会对不仕文人的摧残,也是读书人(文人)的悲哀。不过,不管世事如何的变迁,文人固执陈腐的共性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的。人,读书越多,见识越广,对自己的理念便越自负,“过的桥比人走的路长,吃的盐比人吃的米多”,我所保持的就是真理,他人都是歪理邪说,固执已见,唯我独尊,不撞南墙不回头,所以说,文人不固执则已,一旦固执起来,那是不可救药的。有些读书人(文人)的意识中还存在着厚古薄今的思想,心中总是憧憬着书本中已久远的生活,有些食古不化的味道,唯上唯书,不知圆通变更,不能与时俱进,恪守为时代所摒弃了的旧制,常有不合时宜的幼稚举动,为难了自己,又为世间增加了几声不和谐的笑声。
  多愁善感。有人说,文人都有点抑郁型人格特点,心坎中有太多的悲情因子,对花流泪,望月伤心,生活中的一些风吹草动,总能引起心中的波涛汹涌。文人情感丰富,擅长联想,并常常触景生情,由物及人,由人推已,便生发良多感叹。“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梧桐更兼细雨,到傍晚,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只雁,一根蜡烛,几滴梧桐雨,一点芭蕉,一江春水,都能引发文人的愁绪和情思,而这种悲戚悲凉的情感,往往能击中人性中的悲悯情怀而引起共鸣,人生是一场悲剧,伤感而凄美的画面,更能让人容易接收,所以,只要不是神经质,多愁善感应当是文人的特质之一。

相关阅读
  • 给中外合作办学看看病
  • 由江凤鸣老师的“无病呻吟论”想到的
  • 文字躺24小时会不会生病?
  • 再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 一次重病后,我看到……
  • 当今文坛的病态
  • 男人无病也呻吟
  • 读《美眉,你能否无病少呻吟》无感

  • 上一篇:谣言止于智
    下一篇:“富二代”曹丕的艳福令人称羡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