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的思维还是延续20世纪的方法,我经常放炮,大家抓住我的话来说,现在打着低碳的口号做着高碳的事情。最近刚出台了汽车的补贴,叫做节能汽车,只能进步1%,2002年只卖200万辆,去年卖了1400万辆,1—5月份比去年上涨了60%,今年可能突破2000万辆,车的效率进步了10%,2002年和2010年汽车市场上涨了10倍,效率进步了10%,这是无济于事,这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奥巴马提出的,全世界都要转变,但是中国转变的难度是相当大的,低碳的内涵不讲太多,包含了全新的低碳经济系统、全新的低碳能源系统和低碳的产业系统,都做好了才可以的,不仅仅是新经济,有人说发展低碳就是发展新能源,实际上不是的,不仅仅需要太阳能、风能、核能,还需要一批好的企业,否则不可能做出低碳的经济。
企业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力量,没有企业的进步,就不可能有全部经济的进步,就不可能有经济的转型,首先是企业转型,企业不转型是没有措施的。
例如上海电器说我们是中国的GE,我说差远了,美国除了GE可以制作电机、医疗设备和各种各样的新设备都可以制作,他们说,只要提得出就有解决计划。很多人说新能源汽车不是新能源,而是新的制作业,需要造出很好的电池,而不是造出能源,不能叫做能源汽车,叫电动汽车就算了,只是设备制作业。
不仅仅需要目前很快的,几十家大的汽车制作厂,而是盼望出一批可以发明母机和研发团队的人,做空调的厂家知道,遇到好的材料就是我们的瓶颈,遇到母机的时候就是我们的瓶颈,汽车中的变速箱和模具我们都做不了,我们需要技巧上高科技的企业,我们还需要高效的房地产,为什么要有高效的房地产地,目前在高效中做了三块:工业、住宅、交通。
工业国家是可以做好的,住宅和交通必需要有标准,否则无法做好的,单靠市场竞争是无法将房地产和交通业做成低碳,必须有严格的标准,工业通过竞争和市场的选择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是交通和房地产没有严格的标准是无法做得到的。
绿色的建筑和低碳的建筑设计,低碳的建筑材料,低碳的社区建设,我特别的强调社区建设,例如北京的旺街没有人工作的,国外有很少这样的社区,如何搞这样的概念,前面讲了低碳交通一样,有低碳的雏形,走得短才可以的,不能说走的长高效,因此必须走得短,尽可能的在短的道路内实现,包含创意文化和金融创新,这些要比单纯的做技巧快得多。
我说创意文化,经常将品牌作为奢侈品,我不要奢侈品,例如女孩子用的LV包大家认为是包很舒适,很高兴,我用香水,很舒服很自在,这就是品位和文化,如果搞了奢侈品就麻烦了,如果做了高端奢侈品的话并不是腐败,而是一种文化,看动画片花10元,看大片花100元,都是文化产品。
因此品牌是文化,到必定的富饶程度后就会这么想,金融创新就差得更多了。
哥本哈根我们做了很大的承诺,企业发展有大的方向,这一点是无疑的,耗费了如此多的能源,有很到的压力,不搞低碳技巧是没有措施的,企业搞低碳技巧是好的发展方向,至于那一天做得更好是另外一个问题。
中央的决心很大,今年2月23日上班后,政治局集体学习就是学习惯侯变更和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提出了一堆的问题,中央做了严格的安排,每个部委都在努力,现在来看,大家似乎未找到比较好的抓手,例如打好节能减排的攻坚战,我是不同意的,因为节能减排是长期的任务,是持久战,不是攻坚战,这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做得到的,大家必须有好的措施。
处所都在安排,去年炒的是干净能源基地,今年炒的是低碳发展,有数十个城市在打造低碳城市和低碳品牌,央企都在努力,我们不仅仅需要概念,还需要工业设计,现在还处在概念的阶段,设计雏形还没有,必需要将路线图做出来,之后才可以一步一步的去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