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交易日领涨大盘的房地产板块13日上演“变脸”领跌大盘。当日受三部委否定房产政策松动消息影响,房地产板块低开1.85%,截至收盘,房地产板块下跌3.19%,150家与地产相干的上市公司中,132家公司股票下跌,25家跌幅超过5%,主力资金随即出逃,再度上演“一日游”行情。
事实上,自五月份以来,房地产板块不断上演这种“暴涨暴跌”的行情。在近一个月中,随着各种地产政策传言不时袭击股市,市场对地产政策的任何消息都变得极为敏感,一有风吹草动,便呈现激烈波动。
专家认为,楼市的关键在于缺乏长效调控机制稳固市场各方预期,致使一些传闻频频对市场产生激烈影响,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对未来政策松动持有幻想从而逝世扛房价。
记者懂得到,不仅房地产股频频受到各种政策传闻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本身也浮现多种“面貌”。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楼市调控政策出台已近三个月,除了成交量明显缩减之外,诸多意想不到的乱象也随之而来,开发商捂盘惜售、降价实为假摔以及租金大涨、处所细则“太温和”甚至难产等现象值得警惕和沉思。
其实,早在此次澄清房产调控政策不会松动之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相干部门也曾多次表态,中央对此次楼市调控有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好了充分筹备,调控政策不会半途而废。尽管如此,仍有部分人士保持政策松动的预期。
目前,开发商阵营已呈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5月以来,绿地、万科、保利、恒大等企业已经开端采用降价、赠送面积等优惠措施增进销售;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对房价报复性反弹仍存在等待,价格依旧坚挺,甚至放慢了开发和销售节奏。
心坎比较复杂的还有各大商业银行。央行数据显示,在政策出台后的5月份,我国房地产个人按揭贷款增量较上月回落近400亿元,环比跌幅超过15%。5月份各家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范围也明显减少。在此压力下,尽管银监会再三告诫限制差别化房贷政策的请求和标准没有任何变更,二套房及以上贷款政策不会动摇,处所银行仍然悄然放水。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城市个别银行近日重新“开闸”第三套房贷,在实际操作中以“认贷”,而不是三部委明白规定的“认房又认贷”作为认定标准。
陈啸天认为,开发商近三个月来对宏观调控政策的研判比以往更谨慎,也更抵触。一些开发商较为悲观,率先大幅降价抢占先机;一些开发商仍在硬撑不降价,认为政策的“拐点”可能很快就会到来;还有一些开发商迟疑不决,在张望调控政策能持续多久。
“如果调控政策呈现松动,房地产市场很有可能再次呈现报复性反弹,这是决策部门所不愿看到的。但包含前期呼声很高的要试点房产税,现在突然没有下文了,给市场传递的信号确实有些错乱。”陈啸天说。
的确,有关上海出台楼市新政和上海正在研究征收住房保有环节房产税的消息,在这三个月来一直在不断地刺激人们的神经,由于房产税震慑力较大,中央迟迟未予以批复,这也让业界有颇多料想:会否考虑到影响经济而暂缓征税?
杨红旭告诉记者,“误伤经济”正成为一部分人士阻碍履行楼市调控政策的借口。目前包含一部分处所政府在内,各方主体对此次楼市调控才能多少存在一些疑虑。有的甚至还认为之前的几次楼市调控最终都以“放松”或“救市”告终,由此推断下半年或者明年年初中央可能会救市。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于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现,股市呈现如此激烈的波动,重要源于房地产调控没有相对断定的目标,开发商和购房者对房价调剂到什么地步都有宏大的分歧。他建议,应由非官方的机构确立一个相对明白的地产调控目标来减少这种分歧。同时,必须把经济增加从过度依附房地产中摆脱出来,如果政府能够通过保障房等其他手段来保持经济的相对稳固,市场就会坚信调控政策将会持续,直到达到房价相对稳固的调控目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