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市的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住房144米以下仍执行限购。在孙杰看来,这是给刚需族预留了最好的置业时机。从投资保值角度看,青岛上述四个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配套成熟,租金高且稳定,被地铁规划覆盖,是置业风险相对较低的区域。当前刚需购房群体之所有还有议价能力,主要原因是更具购买力的改善型客户没有“房票”。试想,如果改善型、保守投资型客户进场,刚需客被挤压是必然的。在没有改善型客户竞价和当下价格回调的双重时机,刚需族应抓住置业时机。
—— 市南高端盘—— 开打抢客战扭转局面
此次调整,对市南、市北、李沧及崂山区仅放开了144平方米以上房源的限购,这给大户型楼盘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受限购令的影响,市南、崂山等在售的豪宅都陷入了滞销状态。香港中路一在售盘7月签约8套房源,120-144平方米成交3套,200-250平方米成交5套。麦凯乐对面的一在售盘7月售出4套140-200平方米房源。另一高端盘情况更不容乐观了,去年12月开盘,截止到今年5月一共才卖出5套房子,随后6月、7月连续“零成交”。
昨日记者来到香港中路一在售盘,售楼处外停车场内停满了车,大厅内等候的人群也是一拨一拨的,“我们近期就要推一批新房源,眼下在接受客户认筹,正好在节骨眼上迎来了限购令的松绑,客户的信心足了,我们也很高兴。当前我们的价格也很优惠,希望借着这股风扭转前期销售不畅的局面。”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说,取消限购,让一批不具备购房条件的客户重新回归市场。“限购放松后,楼市成交量不一定会有井喷,但肯定会有较为明显的放量,下半年必将有一场客户争夺战。”这名负责人说。对主城区144平方米房源的限购放开,无异于给沿海一线豪宅下了一场及时雨,各开发商均有“久旱逢甘霖”的畅快感,几乎所有楼盘都开始备战,以期赢得最多客户。
不过,克而瑞房价点评网青岛首席房价分析师邓国华分析指出,截至7月底我市主城区144平方米以上住房可售总套数为5400余套,市场占比不大。其中140-170平方米库存占比较大,主要为改善型洋房等产品;其次为200-250平方米左右的,目前市场接受度较低;400-450平方米房产总价较高,多为临海高端产品,去化周期最长。购买大户型的客户购买力受限较少,主要在意区位价值和项目品质,故限购取消对他们的影响有限。从区域库存上看,市南区和崂山区最为集中。近期大量临海豪宅集中上市,恰逢市场冷清,去化情况均不理想。而市北区和李沧区的存量多为大面积的改善型产品,集中在浮山后周边和东李区域。四方区供应产品多面向刚需和首次改善住房条件的客户,大户型占比较小。综上所述,青岛限购部分解除政策对于主城区市场,无论是客户需求还是存量压力,影响都相对有限,不如城阳、黄岛等辅城区的作用大。
—— 业内人士—— 新政利于保护刚需族购买力
市房地产行业协会龙江秘书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本次青岛出台的楼市限购松绑政策,无论是时机,还是尺度的把握都是非常不错的。青岛选择在济南、宁波等城市放开限购后采取动作,有其他城市的操作经验可供参考。从其他城市放开限购政策的效果来看,房屋成交量较放开之前都提升了10%至20%。这样也能在保护刚需人群的前提下激活、提升市场购买力。
限购政策的调整,既能保证刚需人群的购买需求,又能保证沿海高端住宅的价格稳定,有利于产业良性发展。从市场效应看,随着胶州湾隧道和大桥的通车,黄岛和城阳的交通更加便利,本次黄岛和城阳的限购放开,可以更好地促进两地楼市活跃。另外,城阳楼市的放开,也能稳定其周边李沧的房价。
青岛限购令于2011年1月29日落地实施,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新房成交量为86997套,较限购令颁布前的2010年减少了13298套。进入2012年市场逐步走上回暖之路,当年新房成交94339套,比2011年增加了7342套;2013年更是增幅明显,全年成交119407套,同比大增25068套;今年上半年全市新房成交量仅为37749套,与前一年同比减少16584套。“这3年多的时间里,信贷政策从宽到严,新国五条出台,个税契税等调整,房屋专项维修基金开征,公积金政策由宽到紧,这些都对市场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岛城楼市分析人士张百忍分析指出,也由此看出限购令实施与否并不是导致市场转变的主要因素,所以在”限贷”的阴影下,限购放松不会对市场带来暴涨的局面,但是会促进楼市良性发展。(孙静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