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竞争是个好东西,然而美国还有吗?
让菲利蓬感受到美国自由市场魅力不再的诱因,是他个人的钱包体会到了物价变化的冷暖。
20年前美国的机票和上网费用都比法国要低,而现在情况则正好相反。美国的物价相对变贵,他认为原因在于,过去20年里美国经济的大多数部门竞争都有所缓和,集中程度则在缓慢但稳定地上升。同时带来行业领跑公司地位日益稳固,股东获利和收益增加,投资减少,生产率增长则在下降。
只要是看过亚当·斯密或者大卫·李嘉图小白绘本的人,都知道竞争是个好东西:
竞争会促进增长,因为它带来更高的产出和更多的就业;
竞争也会减少不平等,因为竞争会增加工资;
竞争还会鼓励投资,推动企业创新,因为没有什么能像竞争对手的威胁那样逼迫一家公司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改善客户服务。
然而,现在那些领先的美国公司已经减弱了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紧迫感,因为他们领先的地位变得牢不可破。
研究者发现在1982到2012年间,制造业、零售业、批发贸易、服务业、金融业、公用事业和运输业6个行业的集中度都明显提高,领先公司的利润率正在上升,相对优势变得更加持久。与20年前相比,目前行业领袖面临挑战和被取代的可能性较小。
竞争确实会带来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

但是,当行业集中度提高和企业利润率上升同时出现时,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一种是,行业领跑者的效率越来越高,所以它们的市场份额和利润都在增长,当“明星公司”提升生产率让竞争激烈时,集中带来利润增长是个好消息;
而另一种是,国内竞争减少了,领跑者优势更加稳固,他们的市场份额不受威胁,因此可以收取高价,当国内竞争减少时,集中带来利润增长是个坏消息。
由于投资减少,使得第二种解释更贴近现实。因为历史证据表明,成功的公司和行业保持着高水平的投资。
一般来说,当竞争充满活力时,成功的企业需要吸收更多资源,他们会进行更多投资并雇用更多人手来努力扩大优势。
然而,实际情况是过去20年美国的商业投资一直低位运行,尤其是近年来投资相对于公司利润一直保持低位。即使几轮量化宽松带来的廉价资金都没有刺激大规模投资,这意味着领先者可以凭借优势地位赚到“容易钱”,而不必选择扩大投资。
在美国近年来行业集中度提高与投资之间确实存在负面关系,头部公司的投资和资本份额有所下降,而他们的利润率却在上升。
这带来的后果是,21世纪头十年,所有部门都出现了活力下降的现象,包括传统高增长的信息技术部门也是如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