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行业集中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菲利蓬认为集中来自于两种主要力量:新公司的进入行业并成长,以及现有公司的退出和合并。
首先,现在创立新公司的门槛越来越高。
虽然人们经常听到硅谷车库的创业神话,但事实上现在美国成立不到5年的初创企业数量不及以往。1980年时初创企业占美国企业总数的一半、并雇佣了20%的就业人口。如今这一比例要小得多,初创公司占企业总数的比例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只雇用美国劳动力的10%左右。
其次,大量的并购也让独立企业的数量减少,竞争也随之减弱。
大约在1980年前后,美国有大约5000家上市公司。上市企业数量在1997年达到顶峰,约为7500家。此后上市公司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主要是大量合并造成的。这些并购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巩固在美国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使合并后的公司能够增加市场份额并降低成本。
越来越大的公司,越来越弱的竞争,让集中市场在自由道路上渐行渐远。
缺乏竞争的后果是投资更少、生产率更低、增速更慢以及更多的不平等。
3
美国消费者悲剧了
虽然有不少经济学家将价格模型做得花团锦簇,但其“硬核”却和菜市场里日常发生的讨价还价没多大区别。价格制定是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博弈,当卖方由于集中而掌握了更大的议价权,相应的,买方就不得不承担更高的价格。
菲利蓬指出美国国内市场已经被寡头垄断所主导,美国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也比他们应该支付的要高。而这种高价是以一种相对柔性的方式实现的,涨幅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很少能立即引起消费者关注。有时总体价格保持不变,但隐性费用增加,波动非常缓慢,以至于人们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发现显著差异。
在温水煮青蛙式的涨价过程中,“青蛙”终会是牺牲品。行业集中不但导致人们要花更多的钱来购买商品和服务,也会让人们挣的钱更少,尤其是当经济增长缓慢、不平等加剧时,下层中产阶级的工资涨幅受限,生活水平就有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实际下降。过去四十年来,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美国工人实际收入几乎没有增加。对一些人来说,实际收入甚至有所下降。
资源集中导致了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最明显体现在美国医疗保健领域。
医疗患者是一种特殊消费者,在全球范围内,患者在与医生的对比中都很难强势起来,仅能靠诊金和希波克拉底誓言(誓言的核心思想是对知识传授者心存感激;为服务对象谋利益,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绝不利用职业便利做缺德乃至违法的事情;严格保守秘密,即尊重个人隐私、谨护商业秘密)来维持平衡关系。但是,菲利蓬提到,美国的患者相对要付出更高价格,却享受更一般的服务。

美国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一直高于其他富裕国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差距更是被急剧拉大。效率低下、寡头垄断的医疗体系是医疗效果平平的一个主要因素。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按人均计算也是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与其他人均收入类似的富国相比,虽然美国拥有最好的医院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但总体衡量其人口中生活贫困的比例更高、婴儿死亡率更高、预期寿命更短。美国的医疗成本也比其他类似国家高得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