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得的公欲是做大事的雄心,而私欲则是个人对个体欲求得到满足的愿望。公欲是能够得到大家的懂得和支撑的;而私欲则重要是个人的私事。公欲唤醒大家的斗志,因此是一种建设性的力量,如陈胜、吴广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毛主席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都是真实写照;而私欲演变到极端,则可能会演变成一种毁灭性的能量,如汶川地震中许多豆腐渣建筑工程不堪一击,掠夺了数万人生命,有如孟姜女哭长城,将成为千古绝唱。
前些时候,看了世界风云人物甘地和曼德拉的传记,他们都是政治人物,甚至可以说是超出他们时代和地区的巨大的政治人物。他们都是某种幻想的化身,他们懂得大家的幻想,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用特定时代的语言说明,他们是有雄心壮志的伟人。从广义懂得,雄心壮志也是一种愿望,而且是一种强烈的愿望。
我感到作这种划分还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在,有私欲的人太多,而心存公欲并且表达出来的人却很少。和谐难求,这就是现代社会腐败的根源。
政治——就是最大限度地主意公欲,而克制私欲。或者说,必须把私欲限制在一个很狭窄的范畴之内,不能让私欲泛滥,不能成为阻碍人们完成巨大事业的绊脚石。而有些要害领导人物恰恰是不知道如何处理私欲,使社会主义事业陷入困境。我们可以发明许多这样的企业高管、政府官员,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将私欲凌驾于公欲之上,亲手织成“亲属、家族、小团体”的私欲网束缚心灵,枷锁了人性,迷失自我,与激进健康的人生路背道而驰,不知足,不知止,最后栽进罪恶的泥潭,成果,害人害己,害国家。而甘地和曼德拉都是公欲很强的人物,没有什么能够禁止他们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他们受使命感的驱使,完成了巨大的事业。这个差别实在太大太大。
因此,作为中国共产党员的领导干部,要学会回想历史,多多领会老子叫人大气做官的一句话:“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其深入的哲学意义,正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时刻自重、自省、自尊、自励,正确看待个人利益,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冷暖,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成为一个堂堂正正,廉洁奉公的国民公仆。
感想之三:牟利与避险难两全
孔子说,学而优则仕。长期以来,人们自然把当官作为最光荣、最风光、最成功的职业。近些年,一年比一年火爆的公务员招考,俨然成为第二大“国考”,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报考大军竞争区区几千个职位,足以阐明“官本位”思想在我国年轻一代身上依然影响颇深。究其原因,恐怕大部份人还是继承了“位高权重、高管厚禄”的封建思想残余。
在现实社会中,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控制着必定的资源,行使着必定的职权。正因为如此,某些官员由于不能摆正自己的地位,没有规范正确的人生观,也就在社会的“簇拥”和“奉承”中,萌生了无尽的特权思想、官僚派头,于是腐败行动就不知不觉在他的权利之下繁殖,成长,蔓延……。
呈前启下,得出腐败的本质是对国民赋予的权利、对公共权利的滥用。腐败和权利是依存关系。权利过火集中,权利行使不当都容易产生腐败。于是腐败就其表象来看,又表现为多种情势,概而括之,表现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生活方法上,这三方面同时隐含着权利寻租、利益输送、权利变现的逻辑纽带。政治上腐败可以分为用人的腐败、用权的腐败。腐败者信奉任人唯亲,滥用职权,欺上压下,离间党群关系、放弃共产主义信心,抛弃为国民服务的宗旨,最终堕落变质。经济上的腐败情势多样,常见的有贪污受贿、权钱交易、新兴的有利用“合法”情势掩饰非法目标,如在证券,信用卡上大做文章,也有牌桌上送礼等等。生活方法上的腐败表现在浪费公款、吃喝玩乐、买别墅、养情妇,完整丧失起码的生活道德。不难看出,这三方面的腐败是相联的,政治信心丧失不可避免地转身经济上的堕落,生活方法也会随之变得奢侈腐烂,如此恶性循环,一发不可收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