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要知道,权利总是与义务绑在一起的,“职务升一级,义务重十分”。一个领导干部,在他接收任命、走上从政舞台的同时,不仅表现他接过了相应的公共权利,也意味着要承担起应有的公共义务。领导职务绝不只是尊贵和声誉,更意味着奉献和就义。古人讲:“吏为民役”,这恐怕阐明义务大于权利。当下,正处在社会转型、各种抵触集中浮现的时代,我国正处在惩治腐败力度不断加大、干部问责机制逐步健全的形势下,做一个好官真不容易。不要说陈良宇、陈希同、成克杰等一干贪官,就算是一些清官能吏,如果决策失误、履行职责不到位,照样“官帽”不保。今年年初,《国民日报》旗下的《国民论坛》杂志对“高风险职业”进行了专项调查,成果,调查显示,44%的受调查者认同“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并列举了以国土局长居首位的官场“十大高风险岗位”。俗话说“无穷风光在险峰”,吊诡之处正在于,这些高风险岗位非但没有吓倒官员,反而引无数好汉竞折腰——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权利所到之处,笑容盛开,怎能不令人艳羡?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权利集中、极具诱惑力的岗位,如果没有相当的定力,一般人哪能把持得住?而那些欲借势上位、图谋不轨者,会想尽措施,软磨硬泡,对其公关。在明枪暗箭的攻击之下,稍不留心,就会跌倒。一些自恃坐怀不乱的人,长期河边走,一个不警惕还是湿了鞋,往往着了奸人的道还自鸣不凡呢。当然,更不用提那些不惜重金跑官要官者,“投资”这个岗位,不就是为了回报吗?尽管有高招者组成“亲情捆绑利益同盟”,让少数人以非法手段占领多数人的财富,形成权利暗箱操作的“遮羞布”,侥幸一时不出事,但这更能激化大众心态失衡,加速利益团体崩溃,逃得了初一,逃不出初二。
因此,领导工作看起来手中有权、神气活现,实际上诱惑和陷阱是同正比例增加。所以说,牟利与避险难两全。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需要有自我理智和大爱,认定为民服务的宗旨。官知危者大利于民,如此而已。
现《廉政准则》明白了哪里是“不能入”的禁区,哪些是不能触的“高压线”。如果党员领导干部财迷心窍、官迷心窍、色迷心窍,走入禁区,触动“高压线”,就必定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格处分,轻则名誉受损,重则身败名裂、断送前途、祸及家人。
后记
《廉政准则》束缚的重要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规范的重要是领导干部的从政行动。也是对权利的束缚和规范,要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领导干部要规范、正确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利,自己要苏醒认识到“做官一张纸,做人一辈子”,权利来自国民,权利是用来为国民服务这些基础道理,坚固建立勤政为民的思想,始终以国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自觉站在国民群众的立场上认识和处理问题,自觉当好国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国民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履行。一项好的制度,如果不去履行,就会形同虚设;履行不到位,就难以施展应有的作用。总体感到,中央对这次廉政准则的出台,是隆重推出,大张旗鼓宣传,下决心进行整治,国民群众的期望值也非常大。盼望廉政准则能够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走向廉洁和腐败“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灯,领导领导干部走向勤政廉政的康庄大道。
我们信任,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国民群众的密切配合,必定会铸就一座反腐倡廉的丰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