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导为本”,在当今经济多元化,社会一体化的国际大环境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出发,教导被人们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任务教导被高度的器重。认为任务教导是在增进人的发展,培养合格国民和进步国民素质的重要道路。“教导均衡,教导公平”成为时代中一个响亮的名词,就因为进步教导程度,能增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因此,任务教导位居教导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地位。
一、计划背景及现状分析
(1)良上民族中学发展概况:
xx民族中学的前身是“xx小学附设初中班”,始成立于1970年,当时只收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人。随后学校逐步强大。到1999年,学校招收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6人。2000年,县国民政府根据学校发展实际,批准成立xx民族中学,摘掉了全县最后一所“附设初中”的帽子,成为了独立建制的中学。到了普九攻坚的2005年,学校发展成为拥有10个教学班,在校生541人,教师27人的范围。之后几年中,在校学生人数逐步降落。2010年春季止,在校学生380人,9个教学班,在岗教师31人。
在普及九年任务教导的大环境的推动下,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空前的发展,通过几年各级政府对xx民族中学的大力投入建设,学校建有了综合实验楼,办公楼,教学大楼,学生公寓楼,“回冲式”厕所,建筑面积3781.8㎡,学校占地面积达9324㎡,建有电教室,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各一间,教学设备功效基础齐全,基础达到学校教学的需要。40多年过去了,学校已从本来的“附设初中”发展成为独立的民族初级中学。
(2)“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从2006年以来,我校持续发扬“两基”攻坚的精力,持续巩固两基成果。仍然保持工作不松,力度不减的理念。因学校领导的高度器重,全部教师的通力协作,积极实行素质教导,讲究教导实效。在教学上,教师们无私的奉献,学生的勤恳刻苦,不管是非毕业班还是毕业班,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从2006年的仅有1至2科成绩超县人均分到2009年的7至8科超县人均分,中考班有2006年的14人到2009年的24人升入高一级学校,特别是2007、2008两年,都实现良上民族中学“零”的突破。两年中,均有一人升入凯里民高重点高中。在师资上,学校领导大力提倡教师进修,教师们也为了进步自己,及时充电,从2006年的学校仅有的4个本科生到2009年的14人本科生。教师的文凭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程度也得到相应的进步。在学校建设上,我校是典范的一所偏僻的袖珍型寄宿制学校,近两年来,由于学生住宿学生的增多,也因为学校领导的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撑,我校又新建了一栋容纳300来人住宿的宽阔明亮的学生宿舍。
二:领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领导思想:
保持教导的“三个面向”全面贯彻党的教导方针,培养以具有创新精力和时间才能为核心的人才,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实际,扎实推动素质教导,不断强化学校优势,突出特点,全面进步,持续发展,持续深化以进步办学质量为中心的各项改革,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良上中学建成一所内部管理完善、办学实力雄厚、现代化程度高、具有鲜明办学特点的现代化标准学校。
发展总体目标:
在学校发展上:
按照贵州省任务教导阶段学校办学程度的领导看法,联合我校的实际,我们把我校发展定位为:“局部突破——全面推动——走特点发展之路”的总体目标。
在普及程度上:
我校笼罩良上乡15个自然村,加上邻县一个村——剑河县观么乡翻滚村,按国家九年任务教导初中入学年纪为13周岁,经统计、分析。联合贵州省进一步进步“两基”成果进步任务教导程度估标准,学生数≤50人/班,每个年级开设6个教学班,共开设18个教学班。
在师资程度上,
根据学校的办学范围,共开设18个教学班。按农村初中师生比为1:13核算,我校需配备74名专任教师(包含机动编制4人用于教职工脱产进修、产假等特别情况)。 相关阅读